据守心灵的底线_1000字

2020-05-30 00:21:54
编辑:sm_admin
浏览:90次

据守心灵的底线_1000字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质量莫过于能据守心灵的底线。为人一世,当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心灵的底线是做人的柱石,是处世最起码的原则,据守心灵的底线,做一个真实的人。

  当屈原怀有大石走向汩罗江时,那句“全世界浑浊而我独清,全世界皆醉而我独醒”应该还在死后回旋。“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而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者乎?”这是他的表白。他不肯随其流而扬其波,所以他作《怀沙》之赋,走到江边,他回忆一瞥,看见了郢都,看见了秦军势如破竹的狼烟,闭上眼后,一扭头就据守了心灵的底线。他躺在了江底,却站在了六合之间。

  汩罗江的水在静静地流着,是在倾诉什么,抑或是在暗示着什么?我静静感悟,思绪飞扬。

  每逢素琴飞声之时,似乎仍能够感受到嵇康舍生忘死的豪放气慨。不管是昂首请以为师的三千太学生,仍是居高临下的一国之君,都不曾令他犹疑。是生,只须他垂头一句话,但他却扬眉说了一句“拿琴来”,所以,结果是死。一曲《广陵散》为他的生命划上了句号,在动听的琴声中,他用生命据守了心灵的底线。

  那一曲绝响,向咱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嵇康,即使是面临逝世,他也没有让自己的心滑落到那底线之下,他是个光明正大的人。

  如果说在无垠的前史天空里,嵇康是颗闪亮的明星,那么,陶渊明呢?

  溪水淙淙,菊香阵阵,陶渊明赋诗之声随缕缕清风飘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耳,心远地自偏……”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在南山的幽菊中寻觅到了自己的桃花源。他窈窕寻壑,亦高低经丘,在悠然自得中远离了浑浊的官场,据守了心灵的底线。

  不行置否,陶渊明亦可熠熠生辉于前史的天空,恬然立于六合之间。回眸前史,我还看到了苏武,李白,岳飞等很多据守了心灵底线的先贤,他们凛然于六合之间,让一切跨越了心灵底线的人问心有愧

  据守了心灵的底线,任那天空阴霾暗淡,任那大海浊浪排空,任那山雨欲来风满楼,自可散步闲庭,恬然自若,在那心灵的天空,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闲看亭前花飞花落。跨越了心灵的底线,就算你有倾天大权,你看到了岳飞墓前的跪像了吗?那是千载臭名,那是遗臭万年;跨越了心灵的底线,就算你集万千荣耀于一身,你可想到日日夜夜心灵的摧残是怎么的生不如死

  水据守了底线,可为人类谋福,跨越了底线,则是千里浩瀚,水深火热;火据守了底线,可供人类取暖,为人类照明,跨越了底线,则是家毁人亡,水深火热;人据守了底线,可流芳百世,流芳万世,跨越了底线,则会被永久的钉在前史的羞耻柱上。

  人啊,不管什么时候,你是处江湖之远也好,是居庙堂之高也罢,都要据守心灵的底线,这样才干安居乐业,保护自负,取得别人认同,才干称的上是真实人。

与据守心灵的底线_1000字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点击排名

最新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