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忧虑_议论性漫笔1200字

2020-05-30 00:53:03
编辑:sm_admin
浏览:63次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忧虑_议论性漫笔1200字

前段日子,2019年的全国高考完毕,但各种热烈并没有归于安静。

浙江省特级教师汪啸波写了一篇“下水作文”,也就是以教师身份写一篇高考考场作文,题为《愿为苍生鼓与呼》。作家叶开则撰文一篇《中小学语文教师90%都应回炉》,从这篇作文谈起,批判语文教育。

叶开先生对汪教师的“下水作文”大加批判,并指出今世语文教育中的许多坏处。就我个人观点而言,汪教师的文章虽算不上传世佳作,但已远胜过我读到的许多语文教师习作。叶开先生的文章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语文教师的写作水平问题。

十年寒窗肄业,我有幸得遇一位良师,其著作文质兼美,读来令人深思,但我也从前遇到过不少写作水平令人不敢恭维的语文教师。彼时网络不发达,只能看到同校教师的文章,现在互联网给个人供给了发声的途径与展现自我的空间,旧日只要文质兼美才能在各大媒体上有一席之地、能让自己的声响被别人听到的境况现已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便有时机读到更多语文教师的漫笔习作。

语文教师长于写作,应该是不移至理的工作。不求字字珠玑,但求流通清丽,有必定思想境界,能给学生作出典范。令我十分惋惜的是,实际的状况是有些语文教师真实不会写作,写出的文章乏善可陈,乃至不及一些业余文学爱好者。

在某作文网站,我邂逅了风晴教师。这位一线教师年近退休,理应经验丰富、沉淀深重,但她的诗作令我大跌眼镜:“栀子花开在中考,香气浓郁满楼道,莘莘学子勤温习,学业水平必定好!”我真实不敢相信这是一位一线语文教师写出的“诗”,究竟这样的著作,语文成果稍好些的高中生都能够信手拈来。再看其他文章,一看之下更是哭笑不得,不光文笔寡淡无味,根本文学知识的匮乏更令我惊奇。这体现在在为《端午的鸭蛋》备课之前,她没有读过汪曾祺的任何著作,也体现在,她连“七月流火”这个词都没有用对,语文教师从前屡次在课上告知咱们,“七月流火”指的是时刻消逝敏捷,气候逐渐转凉,可她却用来描述气候热。

另一作文网站的文浩教师,文笔虽较之前进些,选材和立意却不敢恭维。他看到有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就以为拜我国人为师是外国人心目中的时髦,是显着的“以偏概全”。他看到一些年轻人呼朋引伴、集会玩乐,便批判他们庸俗,却不知道即使是为日子全力斗争的人也能够有社交日子,是典型的只看表象不看本质。他还有许多讴歌我国文化与我国领导阶层的文章,虽雄壮豪情,但整篇文章中缺少本质内容,彻底流于形式,叶开先生批判浙江下水作文的话正适用于他:“感觉仅仅读稿子,举手发誓扮演。”这样的一位教师,却要向学生侈谈“作文怎样写得出彩”,不可思议其教学效果。

此外还有多位教师的“雷人”作文,在此不逐个罗列。面临这些文字,不由想问:自己写欠好文章的语文教师,有什么底气去教自己的学生?这难道不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吗?现在关于教师的负面言辞不少,其间虽有些过于过火,但也并非全无道理。

所幸,互联网年代虽让我看清有些语文教师的写作能力之低,但也给予学生更多学习的时机。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懂得学习的学生会择善而从,不局限于教师的思路。

与“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忧虑_议论性漫笔1200字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点击排名

最新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