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者 历史人物作文700字

2020-06-04 09:56:03
编辑:sm_admin
浏览:83次

行路者   历史人物作文700字

何谓行路者?行路者是登千山、尝百草的李时珍;行路者是游四方、立万言的顾炎武;行路者是涉沙洲、闯天竺的唐玄奘。正由于他们的行路万里,才有了李时珍《本草纲目》的传世,才有了顾炎武“天下兴亡、责无旁贷”的呼吁,才有了释教在我国的广泛影响。不尝百草,何知药性?不观民生,何知疾苦?不经劫难,何悟佛理?正如古语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归粗浅,只要自己亲自履历才干取得愈加厚重的常识。

古人从来垂青履历所取得的常识。男人弱冠之后常要外出游历,以此取得更多的学问和社会履历。文人雅士常交游广阔,游历四方。李清照的老公赵明诚在新婚不久就外出游学,可见历练的重要性。

也因古代重视实践之风,使我国古代科技往往具有实用性,是从日子出产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战国时期的鲁班,在一次上山时,偶尔被一种野草划破了皮肤。他惊诧于野草的尖利的一起,也创造了一种与野草外观类似的东西——镰刀。这就是我国古代科技史上实践的运用。

实践之风在我国古代思维文明上也有重要影响。朱熹就是建议“格物致知”的肄业办法。王守仁等心学的思维家建议从良心去推究天理,但这种唯心主义思维终究是不科学的。清朝的光绪皇帝实有仁君之风,他关怀民生疾苦,想如书上所写的康熙帝那样有文治武功。但最终《苏报》刊登公开责备光绪的言辞:“载湉小儿,不辨菽麦。”这就是由于光绪帝善于深宫,不了解百姓日子的困难,无法深入领会社会变革前夕的动荡不安。因而他成不了孙中山,无法挽救日益衰亡的清朝,只能在瀛台含恨而终。或许直到那一刻,他才干去看一看自己从前控制的江山。

尽管前史没有假定,但咱们能够预见,假如他是一位行路者,他就能脱节这种帝王的悲痛。这就像余秋雨先生说的“完结了前史的包围”。我国前史上,多少高官身居庙堂却专心为私,持禄而寡廉鲜耻。反而贬谪之人多是忧国忧民,造福一方。这大约也是一种行路者在履历中完结精力的提高。

行路难,在困难中浴火,在浴火中燃烧,在燃烧中重生!合上书,带上心灵去出行……

与行路者 历史人物作文700字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点击排名

最新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