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破茧而出的四年级》有感_学会放手作文1200字
是一位普通的语文老师,但是她又很不平凡,因为她的书。其中,她的《破茧而出的四年级》我刚刚看完,感触很深。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成功的教育不是让所有的孩子都考高分、都考及格,没有煞气的教师是误人子弟的庸师,没有家长配合的教学是单脚走路,四年级不放手的老师是无能的老师。”喜欢这句话,因为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独生子女居多,如何把握惩罚的度有时会遇到很多麻烦,看到这段文字,我释然。094班这些孩子不是我自己一手从一年级带上来的,但是我刚接手的时候,就从教他们怎样整理书包、怎样把地扫干净到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件事情都在操心。如今学生上了四年级,我该学会放手。薛老师所言极是,孩子四年级了,如果我们事必躬亲,最终结果是老师身心疲惫,学生能力弱下。如何放手,希望在即将开始的工作中我能做好。哪怕孩子们的表现暂不如人意,哪怕班级工作会扣分,毕竟孩子们在风雨中才能锤炼自己,在失败中才会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薛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她在书中用诗一样的语言描述阅读朗读的重要:“让孩子热爱阅读,就是让孩子热爱生活,就是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温暖明亮的底色,就是让孩子获得自我教育的能力。”“我们深陷其中的不完美的教育,不完美的生活,就仿佛是漫长无边的严寒,且用朗读,为自己织一方厚实温暖的素锦......”如歌的文字似流水徜徉在我的心底,我庆幸着,庆幸独特的作业——每周的阅读笔记,各式各样的晨读,庆幸孩子们能像呼吸一样,自然而又节律的每天诵读《小学生必背古诗180首》,庆幸我们我们的学生也在借助一方阅读为自己一生的发展带来满目灿烂。在即将到来的四年级,我该如何放手呢?以小组的形式自我检查,还是互评互论?
作业一窍不通呀,上课回答问题一言不发呀,成绩一落千丈呀......这是课间办公室的老生常谈。似乎每位老师对班上的后进生都有倒不完的苦水。薛老师如是说,无论社会和教育进步到什么地步,都不可能让所有儿童都热爱学习,我们要正视孩子之间的差异和个性发展,教育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更不是。可事实上,我们为师者面对学习习惯差、学习成绩不够好的“弱势群体”时,往往太过于较真儿,甚至不理智地对学困生大发雷霆。就因为几个“学困生”而耗费了老师大量心理能量,使得自己负载前行,工作低效,也是整个班的学习和生活变得低效。学生不是除恶务尽的敌人,“追穷寇”的结果只能强化学生对于老师的负面认同,只能是把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自觉性,向着“弱势群体”所在的位置往下拉。相反,如果我们教师把目光聚焦到优秀的学生身上,或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当优秀者有足够的空间大步前进的时候,班上的整体水平必将得到强劲有力的进步,而身处其中的弱孩子,也终将不由自主被裹挟着进步得更快。营造好的学风比什么都重要。
想要破茧成蝶,学会放手很重要。这是我读《破茧而出的四年级》最大的收获,非常感谢这本书给我带来了这么多感悟,有机会应该再看一遍的。
上一篇:《童年》_读后感1100字
与读《破茧而出的四年级》有感_学会放手作文1200字相关文章
-
寻找芳华_200字
芳华是什么?是一锅沸沸腾腾的热水,总是想加点什么作料。煮出异样风味。芳华是什么?是已定沉沉笨笨的蜗牛壳,总想脱节它,跳跃出轻盈的舞姿。芳华是什么?是一次次与成功坐失良机的存亡比赛。这作料他将你的人生谐和成什么,有你掌勺。这壳体...2021-04-22
-
英勇展翅飞翔_600字
满天的云朵那么美丽、动听,我的目光在天空中不断俳徊,归于我的那片天空终究在哪。——题记或许当你散步在某个旮旯,昂首发现一只尽力扑腾却叫不上名的鸟,我想那一定是我。我深知我身上流淌着不羁的魂灵,有着斗争的勇气,但我不知为什么总是冲不上我神往的那片蓝天,在那...2021-04-22
-
感悟日子_高中作文500字
蓝的天,绿的地,处处鸟语花乡。不管是突然急降的暴雨,仍是漫天纷飞的细雪。都无不你充满日子的热情……日子是夸姣的。这是屡次真实体会了日子真理后所下的结论。我理解人生旅途中总会有失掉但我仍深信咱们得到的会更多。日子是一场戏。咱们便是戏子。不管咱们哭,咱...2021-04-22
-
分数
我现在对分数如同很灵敏,分数低了,就会感觉心境很欠好,情绪低落。分数好了就很高兴。分数低就低吧,可是能不能别低到连个及格分都没有啊,我是不是太没用了点。考个政治两个及格分都考不到,考不到高分就算了,可是连及格分都考不到,这也太菜了点吧。考完看到那四十几的分...2021-04-22
-
奥秘花园_1500字
昨夜的一个梦,让我遽然很想你。我知道,咱们之间就好像是身在奥秘花园里的两株花——你是那艳丽耀眼的玫瑰,而我仅仅那不起眼的小菊。你我就像是一道平行线,只能远远相望却永久无法交汇。似乎中看到这个当地,一目了然,却在半途无法再真真...2021-04-22